2015年9月15日 星期二

我们|聚焦:虎嵩山—抗战阿訇 教育报国(上)/樊前锋

他少年博学,早期饱尝
人到中年,虎嵩山的心性日温和。46那年,他前往麦加朝,以后着沿途遭受的种种耻辱回到国内,立志走上教育国的道路。1931年夏天,他在宁夏固原三营镇创设学校,明确提出学宗旨:“减少国家耻辱之工具”。他制作了一面巨大的“国耻地”,挂在学生的面前;他聘请汉族知分子在清真寺里担任教;他打破回畛域,又注重团结教派宦。
开路之,苦心孤友王静斋评,“虎嵩山是西北通字的大阿衡”,而守旧派人士则说,“可惜他讲汉字,入到潮流派里去了”。在宁夏省主席马鸿逵的支持下,他以宁夏私立中阿学校、吴忠伊斯兰师范学校着力点,培养出了一大批开明的回族知青年。新中国成立后,些学生成了宁夏教育界、文化界、宗教界的中力量。
他能用孔子的来指自己的学生,也能借照《朱子家》来充自己的家。在山河破碎的抗日救亡期,他民,然投身。他学生:“国家不存,知何用!国家不存,宗教焉存!”

波迭起中走向温和
公元1889年,宁夏同心的虎老太爷归真了。
虎老太爷经名叫欧麦,他是虎非耶宦老人家马栋在宁夏同心县传授的学生之一。45那年起,虎老太在同心县设立道堂,授虎非耶教,追随者日众,他本人在地方上声名大噪。同心虎家,“祖上是来自阿拉伯的蕃客,原来住在南京,后迁至西北,最后落籍同心虎家弯……清末又迁到同心城内定居。”
虎老太在去世前一年,确定了自己的接班人。他向当地穆斯林群众公开宣布,希望18的儿子虎万承道。虎万,“幼年随其(父)念,即脱而出,人皆夸。”人有称其“敏慧人,有胎里会之称,阿拉伯文、波斯文都很渊博。”被父指定为继承人,而他心中却自有主

虎万在著名的经师家庭,自幼耳濡目染,学知有着烈的渴求。年很小,他就完成了堂教育的几门课程,且“成出众”。虎万自己早年的学知,都是依靠“勤学强记,善于自修,广泛阅读,深,触旁通”而得来的。少年虎万问赢得了很多穆斯林的可和尊重。尤其是当地很多穆斯林得知他将,“皆大喜,一致表示拥护。”然而令人大感意外的是,虎万竟然对继任之事毫无致。反而,“自己父的宗教言行,越来越感到怀疑和厌恶
虎万的困惑与疑在,绝继承父还对每日礼拜,“不理世”的行状表出不,“尤其是(听到)教民(述)关于他父的种种奇迹的传说,更厌烦,生性于真理和知渴求的他,决心另访师继续。”
正道桑,学海无涯,虎万庆坚决地选择了出走。离开同心城后,他投到革新派阿訇、海原县烂泥沟清真寺汪乃必阿訇下,继续阿拉伯、波斯,以及伊斯典。彼,他与恩汪乃必研究了果园哈只所提倡的伊赫瓦尼,并且表示出极大的欣。“他认为立教、遵革俗、反异端的革新主,能够纯洁信仰,并能使教向着正确的方向去展。”于是,他开了人情和尊崇,最背离了父的意愿。次年,乃父在半个城家中真。而他,底放弃了家族声誉自己所能来的荣
在汪乃必阿訇下求学五年后,虎万取得教长资格。随后,他返回同心半个城,邀担任半个城清真小寺教,公开宣伊赫瓦尼主,自此开始了他讲经传教的一生。虎万立教,诵经不索酬。他严厉地批评铺张、大葬礼和披麻戴孝、定期祭祀亡人的传统习惯;号召节俭,倡“破孝”活。他反崇拜任何人,批凡人的种种“迹”,号召穆斯林用自己的虔善行,直接求接近安拉。虎万同心十余年,使当地回族之一。然而,直到有一天,他的举动引起了人的恐慌。
乃父虎老太爷归真后,当地虎夫耶宦教民在其墓上修建了“拱拜”,以示尊敬。到了民国初年,虎万向好友马鸿宾借兵,在一群士兵的帮助下,他手拆除了父的“拱拜”依照儒家传统观念来看,被人挖掘祖是奇耻大辱;手清除父亲坟地的建筑物,古今所未。他的行使回人士之惊心,地方上流言四起。一般老百姓认为,他是个不顾亲情的不肖子
接着,虎万的麻接踵而来。一些教派的主持人和阿訇,以他拆除父的“拱拜”由,指他破坏传统,散布邪乱民心,有人甚至把他至固原政府。固原政府认为,虎万既然是遵革俗,那么就经为据,判定孰是孰非,于是就通知各方前往固原城理。虎万不甘示弱,着随从欣然前往。在固原城内辩论时现场格外混乱,众人七嘴八舌,指之声此起彼伏,他根本没有说话的几乎。见势不妙,他迅速离开。这时候,一件可怕的事情生了,一伙激进鲁莽之人,把他行控制了起来,言要死他。几有关人士的解,才被放。
起事件中,虎万幸免于,与哲合忍耶教主元章有关。元章一生,弥合哲合忍耶学派与中央政府的沟壑,厥功甚;又苦心持回族各教派之的和睦,更极践行回汉团结,因此族士称之民的扶”。年六十来元章,虎万悦色地:“你是阿訇,我也是阿訇,你念的《古兰经》,我也念的《古兰经》,你力行五件天命,我力行的也是五件天命,你不按,只是你典太少了,典千本万卷,你了几本?……你回去后多看典,看得多了,自然就不会不遵经办。”一席虎万极大。
实际上,元章不仅赞同虎万立教的主,并且希望他在程中多读书元章的识见言和使虎万感到格外吃惊,而又大。他们俩人相见时元章还赠送虎万庆苏菲大布·基里所著的《完人》一册,荐他阅读,并祝他德修,完善自我。以后,他融洽,竟成忘年之交。虎万庆还愉快地接受了元章的建,更名林,字嵩山,以字行。此后,虎嵩山个名字他沿用一生。
这场风后,虎嵩山仍然继续推行他的宗教革新主,只是行事格与以往生了很大的化。化,主要表在他的内心日趋宽容了起来,“不再激烈地抨其他派的不同做法。”虎嵩山之虎隆认为:“先贤马元章虎嵩山的影响是深的。他有了交往后,虎嵩山学会了更好地团结和尊重回族各学派。在先贤马元章的指点开下,虎嵩山走上了奋发习汉文化的道路。虎嵩山儒家文化的基功底,就是从候打下的。些毫无疑。”以后,在虎嵩山的努力下,“同心县远气之转变,能移易俗,向着伊斯兰阔步前”,些“实为嵩山大师奋斗的果。”
元章的和合思想,使青年虎嵩山很受启。很多年以后,虎嵩山成长为享誉中国的大阿訇,他仍然采取着团结教派,强调互不议论,相互尊重,各干各得的理念。正是因如此,晚年虎嵩山深受回族各教派的尊重。
渐浓郁的家国情怀
1925年,46的他前往麦加朝
去国路迢迢,日漫的沿途旅行中,虎嵩山深刻地感受到国弱民穷处处遭人下的窘迫,不遭遇完全一。在上海乘坐英国船出海,“英国上海的,根本瞧不起中国人,他们认为中国人是下等公民,因此理任何事都借故拖延时间。”
航行在海上,虎嵩山在内的所有人只能乘坐劣等位。当行至锡兰的一个岛屿时,英国船竟然唯独把全体人乘客赶下去,接受地面防疫站的裸体体于穆斯林而言,羞体从不外露;于全体人来,也无疑是奇耻大辱。一路辗转,抵达麦加后,虎嵩山又看到了中国哈只在当地的苦生活。在麦加,虎嵩山和他国穆斯林交流繁,这时他国穆斯林询问,你的祖国如何。
前清代的故,“虎嵩山早期思想和当地一般阿訇一于国家的念是比模糊的。”即便是到了辛亥革命后,“一般阿訇只强调中国穆斯林宗教所承担的各项义务,而国家义务从来不置一。”但是在次朝觐归来后,虎嵩山的生了转变,他烈地意到:“没有富的祖国,就没有个人的自由,宗教也不例外。次去麦加朝经历,“不使他的宗教信仰得到完善,而且使他的思想境界生了脱胎骨的化,他认识到中国穆斯林是全国人民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这时起,国家念植根他的心中。
孙绳武,在1939到近三十年来的中阿文化的交流情况列出王静松亭、哈德成、达浦生等人,又提到虎嵩山阿訇,均乘朝之便,与各国回教学者讨论各种问题
1926年,回国途中的虎嵩山,在新加坡教的主。新加坡人听完演,称他是“中国英俊青年阿訇”。他的双脚入国后,即被湖南常德穆斯林聘。常德,成了他察和了解中国社会的窗口。4月,北伐湖南,与直系军阀吴佩孚、奉系军阀张作霖成的联军展开日持久的争。斯,北伐名将贺龙拥护孙中山先生“俄、共、扶助的三大政策,高举打倒军阀的旗帜,率部活在沅陵及其周地区。
,中国共党也在常德地方非常活1926年下半年,“常德、澧、寿、石、津市相成立(市)工会,常德地区的几个县纷纷成立了县农会。”同,境内各县还成立了除土豪劣法庭。
虎嵩山旅居常德清真寺一年,他得以近距离察到中国社会的激烈动荡。同也正是在时间里,常德当地民以及各界人士投入社会改造的情,无不带给虎嵩山以感染和思考。从这时候起,“他特关心国内外大事,于五四运的新思潮也深受感,因而国心也越来越了。他从单纯的关心教,已逐步转变为关心社会与国家的国人士。”
1927年初夏,虎嵩山从湖南回到家同心。这时候,他的性情引起了人的注意:“他(得)性格内向,健随和,耐心和气,其他教派、其他民族都团结讲话精辟人。他讲话时人的感是:高人一席胜读十年。”回到家的虎嵩山,担任了宁夏戍(今同心)下清真寺教。很快,他与乡贤白道然等人,起成立了回民自治公会”,个社团组织里有开明阿訇、地方士界人士、知分子。,大家公推虎嵩山。“回民自治公会”个民有着极其响亮的口号,它要“团结包括阿訇在内的穆斯林知分子,振民族教育,反对军阀割据,实现祖国一。”
回民自治公会”成立后,虎嵩山的任之一是在家回民子弟接受文教育。由于史原因,当地回阂较深,很多回族同胞习汉文化属叛教行。当地一位具威望的阿訇不同虎嵩山的念,公开——“先知默罕默德和他的承人都没有学过汉语,可是他把伊斯遍了全世界。”
虎嵩山全然不,他在主麻日向同胞反复强调的重要性。他:西北回矛盾主要原因是回民不重习汉文化,回缺乏了解和沟通,容易引起他人挑所致。而又:“国民没有文化,国家便不能富,穆民没有文化,宗教便不能发扬。”王静理解到虎嵩山学的困,他最近的十年来,各地方专读阿文的学生,十之九愿意追究文,独西北个角落的学生不但不学,而且反视汉族不是回教字。识汉字的往往被瞎汉认为是潮流派。
回民自治公会”实际仅仅存在了几个月的时间,大在同年年底北易后就宣布解散了。但是,个民团组织的成立与消失,不应该被人所忽。其之出,表出了向来塞的宁夏回族底社会,开始关心自己国家的前途命运,并且探索以展教育切入点,争取本民族的步。那么,我从中也能看到虎嵩山,一介阿訇的心已不再拘于宗教,他不仅爱护宗教,也关心民族与国家的方方面面,他也是投身社会改造的一份子。

营办学,教育国的开端
固原三营镇,是他教育国思想付诸实践的地方。
营镇位于地理的冲要,来往商旅甚多,歇脚住店,车马熙熙。小是宁夏南部地区,次于固原城的繁之区。三居民,多系回族,当几乎家家兼小商、摊贩或是餐饮业,极盛铺摊点大有一千四五百家。1927年年底,虎嵩山来到三营镇,担任了老三清真寺教,他在名片上介自己:原籍旺同心城,寄居固原三营镇。“以教门兴,北区三营镇为固原全之首。”在清真寺里,他一面堂教育,一面酝酿办理新式教育。几个月后,云南沙甸青年马坚元卿二人,不万里投在虎嵩山下学。以后,马坚整理了虎嵩山演《新月问题的研究》,并将篇文章连载在云南《清真铎报》上。十多年后,马坚评价恩:“虎嵩山阿訇学渊博,思想新,教授有方,,在那的教训导之下,我的学足的步。”
1931年,虎嵩山在三营镇创设学校,他明确提出学宗旨:“减少国家耻辱之工具。”学校的一切建设设经费,先是得到了当地驻军团长马明三、士何正两位先生的支持。宁夏省政府批准案后,学校又得到了三地方百姓的帮助。学校开后,虎嵩山阿訇兼任学校校
1932年,《月》旬刊关注到了虎嵩山和他所的学校。特绍说:“林,字嵩山,中波斯等文,莫不精明深奥。区数十余方,凡有关于教中大事,皆由虎君出而断之。”创办了一所中学校,“校址去夏告成,西式面,内高、初两小学,中两文并授,学生八十余人,教三名,校均按教而立。凡小学生至十者,皆常守五礼拜,教门归仪,斐然可。”又,固原三学校是宁夏的一模范学校,“倘西北各效此展行,我国教前途之展,大有希冀矣。”
学校,主授中文,兼阿拉伯、数学、地理、史、体育、自然、国程。固原地广,而所私立中心小学,是当固原全县仅有的三所学校之一。是,清真寺供养学生食宿,“三清真寺里,念的、读书的男女学生多达200娃娃。”校甚是格,“凡小学生至十者,皆常守五礼拜。教门规仪,斐然可。”早上6是国课时间,下午五点行各种体育活虎嵩山授知,不分民族,不分宗教,“到两位族老,一个叫王国珍,另一个叫王x民,专门给学生教中文知。”从中我可以略到,虎嵩山学“只授知,不教派”、“消除隔,不”的学原
,教室的壁上挂着“国耻地”。虎嵩山阿訇手制作的“国耻地”,勾勒出了自争以来,中央政府与外人签订的所有不平等条,旨在使学生谨记祖国近代以来所遭受的一切屈辱。健在的百老人李英夫回忆说:“在里我学到了文之外的知完了《论语》、李清照、《》以及管仲的治国。”
作文属于中学校的重点程,每周都课时为两小,学校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完成一篇文章。虎嵩山还对学生们说:“国家不存,知何用?国家不存,宗教焉在?”
学校重阿文学。虎嵩山编辑了两册《阿文教科》、《波文之源》的教材。《阿文教科》,“开了我国代阿语语法用汉语讲授、术语汉语之先河。”虎嵩山阿訇把原来阿中,用阿波双的地方,全部改成一的阿文注原来缺的“字根”、“动词”、“名”等,有的加以校正,使学习语法的人一目了然。“他修写的种教材,成我国堂教育使用的最新最完善的阿拉伯语语法和波斯法教本,出版以后很快行全国各地。”虎嵩山的学生、年近百的李英夫先生意味深:“1938年,中学校的首批学生毕业,我是首批九名毕业生之一。九个毕业生中,有两个是族。大阿訇学招生,没有民族畛域之分,不分你是回族族。”
此后,虎嵩山阿訇呈固原政府,把中学校更名固原立第四高等小学。固原政府接收中学校后,各项办经费更得保障,“寺校始分离。”易名后的固原立第四高等小学,官,仍延了中阿并重的教学方式,“每日阿文两点文四点文科目有:公民、国、文、算史、地理、自然各”,学生也多当地回族。学校另聘先生,虎嵩山不在学校任,但仍在此后期担任学校董事。
虎嵩山阿訇身兼三(会、教、校),这给阿訇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更宁夏回族新式教育注入了鲜动的活力。虎嵩山理中学校,行中阿并,旨在培养明德格物,教的后才俊。因而,一些保守阿訇他主授文的做法,不挠还诽谤。倔的虎嵩山全然不,他一如既往地持自己的教育主。他常学生:“通习汉译经典,于研究宗教教更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点不能忽。”
开路之,苦心孤。虎嵩山受着那一大阿訇共有的苦痛——倥偬月又年年,苦于所学世。而他宁夏学所遭受的力,惟有几个心心相印的朋友知道。在王静看来,“虎嵩山阿衡是西北通字的大阿衡。而西北守旧派提起他来,全要息,可惜他讲汉字,入到潮流派里去了。”又:“虎君的儿子去读书,瞎汉们提起来,亦不。像这类谬见,若不赶打破,西北的教育无法推,政治方面更展望。”王静斋认为代名阿訇中不有江方面的达浦生、哈德成,西北方面尚有虎嵩山。年阿訇龙则认为,“嵩山大,以讲兰巴尼的《麦克土布》名各地。在授原文上干利落,很的倒装句子,他得很完整。”很得一提的是,蒋介石在1939年决定翻印王静斋汉译《古兰经》(甲种本),中国回教救国慎重起,决定译进审查、完善。王静向中国回教救国会特提出,了加强审查的靠可靠性、威性,“要增加虎嵩山阿衡会同审查。”
1933年,54的虎嵩山离开三,兼任同心清真大寺教同心大寺,是宁夏平原上一座名遐迩的清真寺,开明博学的虎嵩山掌教于此,更是声名大噪。随之,他又在座清真寺里理了一中阿小学,追随者湖南武玉成担任教,共有学生六七十人。述:“惟(同心清真)大寺自今虎嵩山阿訇莅任以来,即以提倡成立中阿兼之小学。”

创办宁夏省私立中阿学校
阿林将走上舞台。
主持同心清真大寺教务仅数月,一封来自宁夏省城的聘落在了虎嵩山的案刚刚获任宁夏省主席的马鸿逵,邀他移省城,在大寺理宁夏省私立中阿学校。民国年,具有穆斯林身份的政人物与阿訇学,是那个代回族新式教育的重要特征。种特殊人群的聚合,有着代的明烙印。他彼此在宗教、政治域的影响力,往往能很好地把程中的干和阻力排除掉。
马鸿逵(18921970年),甘河州籍回族人,一位在乱世中崛起的旧政人物。19331月,马鸿逵宣誓就宁夏省主席,向来衷民族教育的他,很快就把理教育入自己的政治作。因而,就以后,他承父志,戮力学,在下广清真小学,培养经汉两通的回族学生。
省主席信伊斯教,在理地方教育上又有开明措,虎嵩山自然容。接到马鸿逵信函后,阿訇星夜启程,北上川,与省主席磋商学之事。两人面,马鸿逵向他到了理宁夏省私立中阿学校的必要性:“(回民)往往重阿文,少国文,因以养成其国之传统。当国家承平之秋,犹可以相安一。一遇故,每易被野心家煽惑利用……根本消除患,俾使一般回民然于公民之义务国,(需以通过办理教育)一洗来回相仇之恶习而融洽民族感情。”
虎嵩山听完,与马鸿逵一拍即合。
193391日,宁夏省私立中阿学校正式开学。省主席马鸿兼校,虎嵩山担任副校兼阿文教授,首批招收150名学生。学校分三个部:“(1)高部,(2范部,(3)高小部。”学所需经费,由马鸿逵私人出,在校学生衣食住行皆。他希望,“学生(毕业后)将来教育回民,宣宗教的重。”
学校教主任的情状时说:“(宁夏省私立中阿学校)伊始,艰难万端,主席少云先生自兼校凡本校及学生籍、制服、膳宿等用,概由公(马鸿逵)私人捐廉担,月共需不下千八百元之数。学生除本省籍者占大多数,其他全国各省皆有之。”
学校在大寺学,师资力量雄厚,在经费上没有任何后虎嵩山主要高年的学生授阿拉伯文、波斯文典。毕业于北京大学的担任教务处长兼中文教,名阿訇王子忠、夏文明文、熙耀等人担任阿文教。虎嵩山礼下士,四人才。譬如在学校开后,他即致函邀上海一个叫刘志三的阿訇,他已与马鸿逵商定妥当,邀其来宁夏担任中文程教
虎嵩山是学校的实际主持人,也是核心人物。譬如,阿文教王子忠,宁夏同心人,知名经师,民称其“王大胆阿訇”,此人于演,又能用准阿拉伯语诵读《古兰经》,抗战时期担任大寺教——他又是虎嵩山早期的学生。
中文教、北大才子常帮助虎嵩山整理讲义,阿訇的《拜功之理》正是由整理的。马鸿逵每逢周五参加“主麻日”,必来大寺——宁夏省私立中阿学校所在地。
马鸿逵、虎嵩山二人,制定校训为:“沟通回文化,集中国族力量。”又明确学宗旨:“造就中阿并通,才德兼人才;沟通回文化,融会种族思想;巩固防,阐扬教旨,复中国。”因而,学校开不久,即引起国内穆斯林精英的关注。上海回族巨商金子云先生闻讯后,把自己收养的十名孤儿,送至宁夏私立中阿学校读书;湖南常德李仁山阿訇状后,亦在常德市明德中学里挑出几名学生,投奔虎嵩山,来到宁夏求学。
学校开几个月后,教育家侯鸿鉴先生来到访问,在教主任的陪同下参了学校。侯鸿鉴在日记录说,学校有教13人,军训主任1人,中学学生40人,高初小学生122人,除普通科外加授阿文。侯鸿鉴先生别记载:“学生宿舍清,礼法规则均非常严肃客来一律垂手站立,必俟客。入寝室参观时,尤庄重,且有队长高声告人数及状况。”
向侯先生介,“主席以昔日所小学,其名上多冠以清真二字,以,深不然;彼意宗教守,学校宜从广。中民族之复,全在教育人民,认识国体,培养通才,以巩固防,融会回感情,开西北生人救国,阐扬实现慈善旨,此广义说也。”
鸿鉴观赞叹说校是以造就中阿并重、才德兼之人才,沟通回文化,融会救国救民之,第一巩固防,开西北,阐扬教旨,复华为宗旨。在里我看了教师们创作的民族歌、普慈歌、自歌,及中阿学校朝会答等,殊可佩也。
稍晚一些,西方教士敬士也访问所学校,他察到:“中阿学校的一百多名学生,包含着来自回族各个教派的学生,学生每天学阿拉伯2。”教士了解到,省长经常来学校所在的清真寺礼拜。在参观银川海宝塔,他在壁上张贴修捐款名中,看到了马鸿逵、马鸿宾的名字。
宁夏省私立中阿学校的首批学生中,有明文、虎学良、、冶正马维祺、海、王耀、吴锡录、郝廷林、、林意灵道、林光郑华昆、李春田等人。新中国成立后,些少年人尽皆成宁夏社会各界的知名人士。亦如冶正:“解放后在宁夏、甘参加政府工作,和拥护党的领导的宗教人士中,多阿兼通的阿訇,都是出自他的下。”
虎嵩山与马鸿逵之,两人的共同点非常明——他都是主不分教派,教、国家至上的。而在分歧上,他也很突出。所学校开不到一年,两人就生了激烈的争
纠纷的个中细节难详述,但事情的大致是这样的。有一回,马鸿逵的四姨太组织人在寺外耍社火,搅扰到了学校的宁静,虎嵩山在“卧尔兹”的候,直言追省主席马鸿逵。马鸿逵不服,位向来脾气很大的省主席,当众忿忿不平地乱人。虎嵩山出于维护人的体面与尊,当宣布辞去副校长职务,拂袖而去。
这场冲突生后,虎嵩山搬出学校,住进银川城内的一家旅马鸿逵的庶母邺闻讯后,斥责马鸿,你当你的省主席,在没有必要去因为琐碎小事就得和虎阿訇不可开交,如此有碍瞻。马鸿逵听完后,也得自己的表不妥,于是省土地局局长马宣三居中和,希望虎嵩山能够继续留下来帮助自己学。当晚,宣三虎嵩山吃,苦不下。次日清晨,虎嵩山乘坐马车,返回固原三营镇。三营镇有他手所心的小学(三学校,已更名固原立第四高等小学)。随后,一批学生陆续离校,奔赴固原,追随而来。虎嵩山辞后,宁夏省私立中阿学校更名宁夏省立回民范学校,经费来自于庚子款。
虎嵩山回到固原没几天,马鸿逵不无憾地下属:“我一生最佩服两个阿訇。一个是汪乃必阿訇,候我跟着父去寺里,当是少,可汪阿訇不怕,敢第二个人就是虎嵩山阿訇,阿林高深……。”马鸿逵和虎嵩山都是一之怒,因而位省主席与阿訇的友并未就此终结

吴忠伊斯兰师范学校
他的学和道德,使他再次复出学成可能。
1937年春,马鸿宾固原三营镇访问了老友虎嵩山。闲谈间捧出一部阿拉伯文、波斯文所著的《若海百洋》,求教于虎嵩山。将军说“此深邃晦,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翻的人。”虎嵩山展开卷,琢磨片刻,逐一向军诵释。大马鸿宾,由衷服他的学。同年秋,58的虎嵩山阿訇应马鸿宾之邀,在军领导的八十一司令部附中阿讲习所,并且担任所,随军讲经
次年,虎嵩山与巨商李藻、何江、全良等人一起筹修建了吴忠中寺。同,再次接受省主席马鸿逵、军长马鸿宾的委托,就地筹备创办一所宁夏穆斯林的最高学府——吴忠伊斯兰师范学校。了向虎嵩山表示意,省主席马鸿重地他送去了一封聘函,聘函中学“有伤尔尊”,希望阿訇能“捐弃前嫌”,又着想,我非得你出来学。
吴忠伊斯兰师范学校,“是马鸿逵与河回民富商募捐八十万法基金,存入行,按月生息,作学校的经费。”与前次学不同,马鸿兼学校董事,校由虎嵩山担任。
虎嵩山在吴忠学的消息开后,省内外的穆斯林学子奔走相告,他们陆续赶赴吴忠,争相考。虎嵩山一如既往,待人厚,无学生来自何方,家境如何,程度高低,一同仁,不偏不倚,因而各教派学子云集吴忠中阿范学校。宁夏贺兰县学生得知后,上同伴一起赶到吴忠,已黄昏,他们俩人地两疏,又无钱财,索性就硬着皮去虎嵩山。果,当夜入学,很多年以后在回文章中:“虎去是知道我的,我印象好。他一次听我是来上学的,便毫不疑地叫我搬来住在中寺。了不久,中阿高级师范就开了,共考取八十名学生,分甲乙丙三班,我考入甲班。”
19398,吴忠伊斯兰师范学校正式开。虎嵩山领导的吴忠伊斯兰师范学校,开研究班和普通班。研究班招收30名中青年阿訇深造;普通班招收有中文基的学生80人,两个班的学制都是三年。所授科目,不局限于宗教方面,还设国文、公民、史、地理、理学、自然科学、算学、体育等。学校的一切章制度、生活律,完全是穆斯林化的,学生有制服穿。
理吴忠伊斯范学校期,虎嵩山延了他先前在省城学的宗旨:“造就中阿并通,才德兼人才;沟通回文化,融会种族思想;巩固防,阐扬教旨,复中国”。
虎嵩山督学极,管束更苛刻。他要求学生学好中阿文知的同要多中外典。那,学校有一座小小的图书馆,里面列着很多中外名著,有《史》、《治通》、《中山全》、《回教哲学》、《天方夜》等等。籍不是摆设,而是学生争相阅读
吴忠伊斯兰师范学校期,正抗日期。因而,虎嵩山学,首在培育穆斯林学子的国情怀。当的吴忠伊斯兰师范学校,不能致力于伊斯教知的学,也能实际,密切关注国家危以及民族存亡的大事。他的学生李英夫回:“吴忠伊斯兰师范学校,学生尊敬的不是娱乐明星,而是文天祥、戚光那些抗倭的名将。那候,学生也唱歌,唱得都是《》,他用歌声抒救亡情怀。宗教活中,虎嵩山大阿訇带领大家一起诵经祖国抗取得利而祈祷”学校的宣板上,学生用粉笔写着:“可断,血可流,誓死不做亡国奴!”
194077日,时值三周年念日。虎嵩山在当天组织举行了学校研究班毕业典礼,宣布研究班毕业个特的日子行典礼,虎嵩山要学生们记住国家的耻辱,抗迫。当天,省主席马鸿逵赶来参加,并在典礼上表抗
在平教学践中,虎嵩山持中阿并这对宁夏穆斯林社会生了深刻的影响。在马鸿逵、虎嵩山的倡下,宁夏掀起了回族子弟兼中阿文的情。新中国成立后,虎阿訇高足冶正在宁夏党委统战部工作,任部王志强询问他:“我家河南桑坡是有名的回民集中的地方,可那里的阿訇大多不字。但宁夏的阿訇一开会,手里都拿着报纸言的候都写有稿子,是怎么回事?”
冶正回答马鸿虽为军阀,但号召和支持学;虎嵩山是阿訇,但也能当好校。新中国成立后,“宁夏各提拔了一批阿訇担任副县长以及干部”,些人都是中阿并通的人才。
斯言非虚,在在可。虎嵩山的学生仅仅于宗教界。以吴忠伊斯兰师范学校研究班学生例,新中国成立后,很多学生都投入到了新的建当中。譬如——
丁育三 宁夏贺兰县县长
冶正 宁夏惠农县县长
昆山 宁夏川市副市
明基 青海西宁市副市
马维祺 宁夏贺兰县人大副主任
白文 台湾省中国回教救国会常理事
金秉 宁夏南地区宗教局副局
盖世明 河南省伊斯会会
礼 江省伊斯会副会
除此之外,活于宗教界的、虎学良、周生清、李国、李盛延祺、吴明德、明才、李三、雪明等人,皆出自于虎嵩山所的吴忠伊斯兰师范学校。、虎学良、冶正三人,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被誉“宁夏回教三杰”。1950年,学生在北京大学深造来后,情地:“虎嵩山不在西北,就在全国来,也是有数的名阿林之一。的中国四大名阿林哈达王(指哈德成、达浦生、王静松亭),只是指内地而言。其,中国的名阿林,何止四位呢?……(虎嵩山)在教育生徒方面,真可循循善人不倦。因而桃李满门,弟子遍四方。在提倡推行遵行古圣行、革除迷信陋俗的伊斯方面,其功绩仅次于果园哈只。”
此番理吴忠伊斯兰师范学校期,虎嵩山掌校四年之久,他基本实现了自己学的理想和抱1944年,校累计毕业班五班,初班七班,毕业学生达到二百多人。以后些学生在新中国成立后,期活于社会各界,成领风气的梁之才。
吴忠伊斯兰师范学校学,仍是一波三折,校名曾被教育部勒令更改“宁夏省河阿訇高级讲习所”,省主席马鸿逵也没有力量决的支持下去。虎嵩山在吴忠伊斯兰师范学校工作四年时间,以后功成身退,他又回到了自己人生出的地方——固原三营镇。随之,所学校的延续办学因种种原因被迫中止。
到了1948年,放眼当的宁夏,民分子与开明阿訇阶层中,已多虎嵩山毕业的青年。人:“受其化雨,在黄河两岸,及同山区的阿衡,多出其下”。又云:“此老中阿兼通,著也多,堪穆民之名学数十年,人才出,而以主中阿范学校时为最盛,收效也广。”
桃李环墙莺飞,人皆曰其。人敬称他大阿訇,个褒的称于虎嵩山而言,至名

虎嵩山的抗
国家至上的念,嵌入了他的身体肤。
从中日甲午海,再到抗日束,日本侵略中国五十年。五十年来的捍者里,回族的身影从不缺席。虎嵩山人生中最精彩的月,当属抗日期。日本学者松本真澄也称赞说:虎嵩山是一位“烈地拥护爱国主”的宗教领导者,且有“典型事例”。抗后,他旋即被聘中国回教救国会理事、宁夏回教教回民教育辅导会常
与虎嵩山合作学的宁夏省主席马鸿逵,是一个国家的民族主者。抗日争爆后,马鸿逵是主最力的宁夏人之一。他是宁夏的官,他把宁夏回百姓抗情引向了尖端。虎嵩山的学生、年近百的李英夫,在宁夏一中读书时过马鸿逵,他回忆说“我常常能看到,马鸿逵在大寺礼拜束后,散着步回省政府公。路上,他就情不自禁地唱起《》,他嘴里频频唱着‘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句。我当就想,马鸿是借古今,他是国民政府的省主席,国家危亡,宁夏部队还西战场上跟日本鬼子拼命,他的心情可想而知。”
19388月,国民党宁夏省政府依据地方社会特点,组织了“宁夏省回教教教育问题讨论会”。讨论会先后两次组织200名省内各地清真寺教,各次利用十天时间讨论战时回民教育问题,要求参会的阿訇负责动员群众,启迪教胞,从事抗建伟业,使宁夏35万回族整体参与到救亡运中去。
916日,第二期战时长讨论格外引人瞩目。当天开幕,宁夏省主席马鸿表演,要求各位教:“捐除教派,共赴国任,完成抗建国的基本工作。”此外,马鸿逵率省府委各及要人,每天都有讲话,范涉及到精神讲话战时教育、抗建国、战时国民经济、回互助问题、回民抗战问题等等。其余时间是教拿出提案,讨论时间
虎嵩山阿訇参加了第二期讨论会。记录情况:“虎嵩山教在宁夏最有盛名,此次(参加讨论会)是主席特别约请来的。”他在会各界人士留下了深刻的影响。“虎教嵩山的一篇切的演,(使)出席教都感了。他六十的年,精神饱满,气度雅,令人望而生敬。”
有人描述,听了虎教的几次讲话句流利,地深,的确是有学有。出席(讨论会的)教中,有几人是他的高足。他每日不辞辛领导各教长讨论不休们说,所谓动员全民参加抗,并不是要求每一个人都要上战场,但一定是要每个人献自己的力量帮助抗,抗是真主的道理,是教民的正
十天的讨论,虎嵩山和教长们发表了抗宣言个宣言称:日寇侵世共,凡属血气之,莫不慷慨激昂……实为我中民族生死存亡之最后关,且我宁夏系西北门户,既国防之重,复今日最前之后方……凡我回民,同为华胄,共赴国无旁。有国而后有教,保国始能保教,昭然大,罔不誓遵。自抗战军兴寇所至,逼淫掠,靡有孑,惨劫当前,宜速为计,捍可以国,安反足亡身……(我任就是鼓发挥)我教健儿奋发神勇,尽傀儡,奠国家于永固,世界之和平。据当时报载,“各教的抗异常厚,有很多推回民战时教育的案。在讨论候,各位教起立宣誓,捐除教派,共赴国讨论会的代表作。”蒋介石悉后,向参加会位宁夏教长发来勉慰专电。蒋介石的文在会上宣布,“全场欢欣鼓舞,秩序紊乱。”
虎嵩山率宁夏教战时教育问题上的谈论,是一个极得注意的动态。它明,抗日争爆以后,抗日救国成中国回族关注的中心点,他的抗宣言和抗,能使宁夏回族完全投入到代社会的政治活中去。
就在讨论会召开的第三天,虎嵩山率众祈祷抗战胜利。1938918日,川穆斯林念九一八事。当天上午7时许,宁夏伊斯位教聚会川小寺,由教育厅厅长时子周主持大会,念九一八活的意,次由省主席马鸿逵、教长马登海相,又由虎嵩山大阿訇,率众人祈祷。并蒋委员长致敬,慰前方抗将士。
虎嵩山大阿訇率众祈祷曰:
赞颂调养众世界的主宰!尊奉掌管万至公无私的主宰!我强邻迫,惟求你制裁。求你援助。日本行占北四省,并想侵略我全国,我奉行你的使命;“要是有人了,你们杀他着”,起来抵抗!可是霸的奢,行仍是继续。仁慈的主啊!全能的主啊!我惟有求你的援助,求你制裁,我早日得到最后利,全民族的自由,教我收复了所有的失地,恢复起一切的国。求你襄助我袖蒋委员长,求你引的同胞,走向你的道路。求你在世界上实现你的公理!阿敏

同年冬天,虎嵩山又重新写作了一份《致全国穆斯林同胞抗战胜利祈祷》。的中阿文合印的祈祷先在宁夏的清真寺里分,“各方遵照每次礼拜后宣解(使)教胞遵行。后,份祈祷自宁夏向全国。那遍布南北的清真寺里,一个个戴白色号帽的穆斯林,起如林的手臂祖国的抗战胜利而祈祷。
关于份祈祷,虎嵩山的、虎隆先生,不止一次的们诵咏:“真主啊!求你援助我的政府,使我的国家永存,使我的抗战胜利,消人。求你在人侵略城市、害人民种种残暴行上,保佑我。求你差遣狂,使他机跌落郊野,使我的兵沉淤海洋,使他的士兵厌战,使他经济。求你降天灾惩罚于他!真主啊,求你恩准我的祈祷!阿敏!”
虎嵩山期冀着天下的和平,无日不在渴盼着祖国抗利。国家生死存亡的关,他向穆斯林大众宣,“国家亡,穆民有”、“”;他学生情地,“国属于信仰,穆斯林应热爱祖国,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国家哪有宗教。”一步穆斯林宣传说:“大厦将安,国家亡了,教怎能盛。救国即救教。我穆斯林应该,有力出力。团结起来,拥护政府抗到底,挽救中民族危亡,保远兴盛。”
他的国家念,构成了他内心世界高极的情愫。他:“所谓爱国心,就是团结祖国信仰不同宗教的人,共同保祖国。穆斯林的国心,就是指超越宗教的不同、为获得自由而努力,成祖国的好榜。”他批那些关心一己私利,而国家前途漠不关心的人。“认为是国家的败类,而且是伊斯信者。”虎嵩山有着立志国的大抱他曾公开向众人表示自己赞赏一位穆斯林学者关于‘安拉宁要一个公正的非穆斯林政,而不要一个行不的穆斯林政’的主。”
他甚至言辞激烈地指出“国家不存,知何用!国家不存,宗教焉存!”把自己的学生送到了抗的前线他指学生每周出一次墙报行一次演,都是抗日的内容。他支持学生利用时间,去集市上宣抗日,抵制日。年的他,和学生一起唱着穆斯林抗歌曲:“我们爱国家,青年穆斯林勇敢前,把侵略攻打回去……”。
时值虎嵩山在吴忠学。他每天清晨着学生,在学校里升起青天白日旗。升旗的候,他要大家都来参加。利用每天升旗的时间,他和老师轮学生们讲述日本侵的罪行。
1939年深秋,白崇禧将临银川。白将以中国回教救国会会的身份,与虎嵩山晤大寺。会谈结,将军说,“我半生戎倥偬,奔走大江南北,和王静、哈德成、达浦生阿訇多,但没有来西北,只是听你的大名,未到你本人。今日一,莫大欣慰……”。
虎嵩山坦率且不失风度地对白将军“西北回民多,但太贫穷,文化落后,阿訇思想保守,不懂中文,重地阻碍着教展。要展教,必靠人才。我主抛开墨守成兴办中阿学堂,培养中阿兼通的新人才。今后,要借重将的影响力,多陇东伊斯兰师这样的学校。”白崇禧离开宁夏时,带走了虎嵩山阿訇撰写的《全国穆斯林抗战胜利祈祷词》。在重庆,白将军把这份祈祷词呈给蒋介石,蒋氏至觉欣慰。蒋被这位回教阿訇的爱国热情所感染,于是把自己的戎装照一帧,寄赠虎嵩山。这张照片上,蒋介石自题:“虎嵩山大教长惠存——蒋中正”另据时人苏盛华介绍,蒋介石曾给虎嵩山、王世龙、王子忠等三位宁夏阿訇赠送相片。
,白崇禧将军领导的中国回教救国会鼓励全国穆斯林祈祷抗的作法,认为这是不可缺少的精神之。中国回教救国表公开通告,予以号召:“穆圣说过国心是伊尼的一半。忽视爱国心,就等于放弃教德的一半。在信伊斯教的教徒,应该是内心里莫大的疚。若要是我的教德完全缺,首先要加国心。”
吴忠伊斯范学校教主任,以后身仕途,担任了县长。虎嵩山了他的面是直呼“我的才子”,而华见了虎嵩山恭称“阿衡老人家”,他都是持有宗教救国主19408月,虎嵩山专门把他到学校来演华对学生们说,中山先生:国者人之也,人者心之器也。要求良好的国家,必求良好的人民,而良好的人民,“在训练此心”,宗教就是训练人心的不二法。回教的宗旨在“普慈人,促大同”,因此它的教无一不是本此宗旨而定的,所以回教是绝对能救国家的宗教。他、勉励学生,各种学要深造,要参加各种运动强健体魄,将来宗教与国家位是有厚望的,于宗教救国、普慈世界的神圣使命是不可忽略放弃的。
1941521日下午,中国回教救国会宁夏分会,召开上千人参加的第三届全省会议时,在领导行礼如后,“继为虎嵩山阿訇恭战胜利篇”,接着省主席马鸿逵致训词。大会第三天在大寺,召集全省阿衡诵经祈祷利并讨论。省主席马鸿亲临主持幕,各机关首及会千余人参加。“王阿衡振海、虎阿衡嵩山分别讲演,大意服从主圣及袖,精诚团结,共负兴教救国的重大任,并列目前研究之各项问题,分析尽,解明了。”
会后,马鸿逵、虎嵩山等人衔电中央通前方抗将士:“抗战军兴,于今四,河山依旧,寇披靡,云最高级帅若定之力,非我忠勇将士捐躯赴之切,国家城,民族屏障,旌麾遥岐,莫罄钦倾代表宁夏全省回胞,特致无上之敬意。”
战时期,有人聆听虎嵩山在清真寺所的卧尔兹。“他把自己的拳头举过头顶学生和们说,一个漠不关心国家存亡的人,就是目菲格。碎的景中我可以看出,虎嵩山运用自己的号召力,尝试着把穆斯林认识推向空前的高度。种行也有着实际的功效——抗两年之后,虎嵩山在内的很多宁夏教,在清真寺组织成立回民小学不下七十所,“各校一律军训”,注意的是,“一般拉(学生)都自的步出了堂,脱下了平日不可臾缺少的大布衫,上了赳赳的武装。而其他的穆斯林,献金救国、捐资兴学、征入伍,更呈出了空前的踊1940年,
立夫访问吴忠伊斯兰师范学校,虎嵩山引据典,表关于抗建国的立夫大:“宁夏省小,而回民抗救国情至。”
1940年,学生龙毕业时想着去中国回教救国会宁夏分会去工作。虎嵩山表示不成,他对马龙说毕业后不一定非要去民工作,国家都成子,你更应该愿意接收你的八十一谋处工作。龙还是拿捏不定,于是去征求川的王静阿訇的意龙说要他参,而自己却想去中国回教救国会宁夏分会,王静听完噢了一声,把一低忙自己的去了,再不理睬。忆说,虎和静老都是支持他投的。从件小事情上看,大阿訇之间虽有性格差异,但在底上却是相通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Wounds that fester: Histories of Chinese Islamophobia

網路對同治年間回民起義的「另類解讀」 Sometime in March 2019 the  Baike Baidu page   about the Great Northwestern Muslim Rebellion ( 陕甘回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