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之後出現所謂的「回族」
  苏冰,回族,1915年6月生。离休前任宁夏回族自治区民委主任,曾荣获国家“三八红旗手”、宁夏“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等称号。作为新中国第一代少数民族妇女干部,苏冰对党的民族政策及自己从事的工作有着深刻的体会。
  我从小生活在河南南阳瓦店。在我很小的时候,做小买卖的父亲去甘肃做生意,被土匪打死在半路上。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少数民族群众连基本的生存权利都受到很大的威胁,更谈不上什么民族平等了。乡下的日子实在难过,土匪围寨,小偷挖墙,我们孤儿寡母整日胆战心惊。后来,母亲带着我们4个孩子举家迁到新野县城里。城里的秩序稍微好些,母亲在街上摆个摊子,卖点儿袜子、手巾、镜子之类的小杂货,勉强度日。
  虽然家境清贫,母亲还是支持我读书。小学毕业时,我已经十五六岁了,我争取到母亲的同意,到开封读公费师范学校。母亲把家中的两个戒指当掉给我做路费,我带着这些钱,独自到400公里外的县城读书,准备考取开封女子师范学校。一个回民女孩子,跑到那么远的地方读书,在别人眼里看来简直是大逆不道。我承受了各方面的压力,刻苦学习,第二年就考进了开封女师。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了,许多流亡学生从北平、天津涌到开封,我们这些开封学生就与平津学生一道,热血沸腾地走出课堂,到乡下宣传抗战、到前线参加抗战。后来日本侵略者逼近开封,开封女师南迁,我没有随学校南迁,而是来到向往已久的革命圣地——延安,从此开始了我的革命生涯,其中几段与民族工作有关的经历尤其难忘。
  在延安,毛泽东亲自为清真寺题写了牌匾
(延安有回民聚集區?)
